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2-01-11分类:传奇私服浏览:287评论:26
明朝也算是我国比较繁华的一个朝代了,其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,你们知道是谁吗?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朝人物传奇故事,希望大家喜欢。
刘基,汉族,字伯温,青田县南田乡人。元末明初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
民间流传这这样一首打油诗:“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。”
诸葛亮大概是小编知道的历史上最最聪明的人了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有一双火眼金睛,洞察局势,神机妙算。
刘伯温能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,那他也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。
刘伯温少时有“神童”之名,读书极快,一目七行,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。连晦涩难懂的春秋经刘伯温都能参透,说得头头是道。看过两遍之后就能背诵如流,一部春秋经,刘伯温没两天就学完了,学习速度堪比火箭。
刘伯温博览群书,诸子百家无一不窥,对兵法数学,天文地理更是感兴趣,因而花了大把时间去钻研精通。大家都说他有诸葛孔明之才,刘伯温的名气就这么打出去了。
朱元璋听闻刘伯温之名,本着爱才之心将刘伯温请到应天,刘伯温就成了朱元璋的谋臣,如孔明辅佐刘备一般辅佐朱元璋征战天下。
刘伯温根据形势,提出先灭陈友谅、再灭张士诚的策略,为朱元璋全歼群雄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。
当时陈友谅正是实力大盛的时候,朱元璋帐下众将意见纷纷,有的说应该降于陈友谅,有的还说应该退守南京,避其锋芒,提议正面迎敌的人寥寥无几。
朱元璋心乱如麻,他看着刘伯温在低头思索,就将刘伯温召进内室之中,询问他的看法。
刘伯温说:“那些提议投降或逃跑的人都该杀,以免扰乱军心。陈友谅那个人,骄傲自满,目空一切,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。但这恰巧是我们的机会,应该趁着他对我们有轻视之意的时候,迅速出击,趁其不意攻其不备,这样我们才有胜算的机会。
如果等到陈友谅对我们有了防备之心,此战就不好打了。机会稍纵即逝,我们应该牢牢抓住,这样才能成就大业。”
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分析,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通透感,于是下定居心倾全力攻打陈友谅。事实证明,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。
朱元璋称帝之后初立的丞相是李善长,有次李善长出了差错,朱元璋想要处罚李善长,刘伯温却建议放李善长一马,说:“他虽有过失,但功劳也是非常大的呀!李善长很有威望,能调和众臣间的关系。”
朱元璋说:“他为了权势屡次加害于你,你为毛还要为他说话?我觉得这丞相之位,你坐着甚好。”
刘伯温叩头谢恩说:“更换丞相是件非同小可之事,皇上你要是把顶梁之木由粗木换成细木,这可是大大的不行啊!”
日后李善长辞官还乡,丞相之位空置,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丞相。杨宪平时与刘伯温交好,但是刘伯温依然不赞成。
刘伯温说:“杨宪此人虽有丞相之才,但是却没有丞相的气度。作为丞相,处事应理性,不能掺杂私人感情,但是杨宪做不到这点。”
刘伯温摇了摇头,说:“此人的气度比杨宪还要小。”
朱元璋又问:“那爱卿觉得胡惟庸此人如何?”
刘伯温打了个比方说:“丞相就好像驾车的马,我担心他会把马车弄翻。”不得不说刘伯温看人之准,胡惟庸当了丞相之后,果然起了谋反之心。
于是朱元璋说:“丞相之位,怕是只有爱卿你来担任最合适了。”
刘伯温赶忙跪下说:“我太过嫉恶如仇了,又没有耐心处理繁琐事务。皇上你要是把丞相之位托付给我,我怕是要辜负你的期望了。”
看来,刘伯温拒绝丞相之位完全是因为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适合。
邹普胜是元朝末年的起义领袖,早些年以炼铁为生,后来参加农民起义,反抗元朝的无道统治。
除了是起义领袖之外,邹普胜还有一个十分神圣的身份。在中国许多地方,邹普胜都被民间百姓当成是仙人供奉。有虱母仙、邋遢道士、何野云仙师、龙尾圣王、龙尾爷、龙爷等称号,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有专属他的庙宇。
元朝时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,第一个由外族统一中国,建立政权的国家。俗话说“非我族内其心必异”,外族统治汉族人,阶级差异就更加大了。除了地主和农民这类的差异,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也有着很大的差异。
在蒙古人统治的国度,汉族人民受剥削十分严重。特别是在元朝统治的末期,各种赋税繁多杂重,时刻压迫着百姓。除了国家赋税之外,大地主大官僚阶级,对百姓的压榨,更是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不再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。饱受压迫的百姓,为了活命,最终选择站起来反抗,一个接一个的起义势力纷纷崛起,走上了抵抗元朝反动统治的道路。邹普胜就是在这个时候,参加的起义军,走上反抗道路的。
邹普胜麻城人氏,早些年的时候,靠炼铁为生。至正十一年,徐寿辉集结百姓,准备发动起义的时候,带着铁找到邹普胜,希望他能帮助打练铁楸等武器。但是邹普胜却说:“今天下尚须锄治耶?当为炼一剑赠君耳。”
邹普胜帮助徐寿辉炼制武器,也就走上了起义的道路,此后跟随徐寿辉参加战役,履立大功,深受徐寿辉重视。
至正十一年七月,徐寿辉率领的起义军占领蕲州。邹普胜于是与彭莹玉一道,推举徐寿辉为首领。徐寿辉后来建立天完政权,邹普胜被任命为太师,位高权重。
后来天完政权被元军夹击,生存困难,又在大将军倪文俊的带领下,走出危机。倪文俊当时已经成为天完政权的实际掌权人,在重新建立天完政权之时,仍然封邹普胜为太师。
倪文俊后来谋杀徐寿辉,夺取政权不成,反被陈友谅杀害。陈友谅接手倪文俊的势力,邹普胜还是没什么改变,仍然当自己的太师。只不过他效忠的人物,变成了陈友谅而已。
陈友谅是元朝末年,最大的起义势力之一,曾经与朱元璋、张士诚三分天下。在陈友谅与朱元璋征战的时候,邹普胜作为军师,帮助陈友谅获得了许多大战的胜利。如果说朱元璋有刘伯温的话,那么陈友谅有邹普胜。
公元1363年,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打败,同时兵败身死。在陈友谅去世之前,邹普胜还一直担任太师的职位。等到陈友谅去世之后,邹普胜选择了隐匿。
朱元璋建立大明,统一中国之后,在刘伯温的推荐下,准备召邹普胜来共同治理天下。但是邹普胜却选择了隐居的生活,未曾在涉及政治。他取闲云野鹤之意,号何野云,云游潮州府海阳县、潮阳县、揭阳县一带,以相风水谋生,其人形骸放荡。
冷谦是元末明初之时著名道士,同时也是养生医学家、画家和音乐家。冷谦留下了不少的养生学说和观点,传言他在明朝初年的时候,就已经活到了一百多岁,但是却直到永乐年间才去世。冷谦什么时候出生,什么时候去世,未曾有详细记载,他是否真活了一百多岁的年纪,一直以来都是个迷。
冷谦字启敬,号龙阳子,是明代武陵人氏,因为他活的时间很长,而且留下了不少养生长寿的秘诀,所以许多人以仙人称之。不仅仅是在明朝的资料记载上面,就是到了清代的时候,对冷谦仍然十分推崇,尊为仙人。
元朝中统初年,冷谦与邢台刘秉忠一道出门远游,从沙门而出,四处游历,具体去了哪些地方倒不清楚。
不过在云游的这段时间里,冷谦也不是向今天咱们旅游似的,卯足了劲儿的玩乐。在这段时间里,冷谦也没有放弃增长自己的学识,时常读书,可以说是无书不读,充实自己。虽然看的很杂,不过看的最多的还是《易》及邵氏《(皇极)经世》两本,以至于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众技皆能通之。
元朝至元年间,刘秉忠被元朝朝廷拜为太保,参中书事。冷谦于是放弃释业儒,在霄川游历。这段时间,冷谦是和赵子昂一道的。他们“游四明塑王府,睹唐李将军画,忽发胸臆效之,不月余,山水、人物,悉臻其妙。”
为什么在介绍冷谦的时候,说他是当时著名画家,就是因为他画画的好。在这段时间里,因为经常看见前人名作,从而得以学习,画技精进,遂以丹青名于时。
等到后来冷谦来到淮阳,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异人。这个人给了冷谦一个黄色的大丹,并且向他传授《悟真》之旨。冷谦很快就顿悟里面的真谛,并将他化为己有,以至于能够有日后那般玄幻的成就。
明朝洪武初年,冷谦因为善音律而入仕,担任太常协律郎,据说当时他已经有一百多岁了。但是在明末清初人氏姜绍书的《元声诗史》的时候,却说当时还是黑头发,像是壮年男子一般,一点都看不出已经是百岁之人了。《元声诗史》:“至明百数十岁,绿鬓童颜,如方壮时。”
据说他曾经作《蓬莱仙弈图》,尤为神物,图后面不仅有他的留笔,而且还有张三丰的题识。
张三丰是谁,完全不需要多说,他绝对是百姓心中神一般的人物。既有他的题识,自然珍贵,所以才说:“二仙之迹,可称联璧。”
永乐中年之时,有人以画鹤一事诬陷他,于是冷谦选择了隐世而去,此后了无踪迹。
具体是这样说的,冷谦有一个友人,十分贫穷,后来生存艰难,就求到了冷谦这儿。冷谦于是对他说:“吾指汝一所往焉,慎勿多取。”
他在墙壁上画了一个门,旁边还有一只仙鹤守候。冷谦让那友人敲门入室,等进去之后,发现满屋子都是珍贵稀奇的金银珠宝,原来是朝廷内库。冷谦这个友人,贪心不足,此后多次入室取钱来用,最后终于被官府查了出来。
官差来逮捕冷谦,冷谦于是遁入了一个瓶子中。官差最后只能将瓶子带到皇帝面前,皇帝询问,瓶内传出回答之音。皇帝让冷谦出来,保证不杀他。但是冷谦却说自己有罪,不敢出来。最后惹得皇帝大怒,将瓶子打碎。瓷瓶碎成一片片,但是冷谦却不知所踪。
标签:明代传奇的历史进程
已有26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